懷胎十月的媽媽們好不容易把寶寶生了出來,
殊不知寶寶誕生後,才是一切的開始~
孕期導致的身體不適雖然舒緩了,
卻又立刻進入下一個挑戰更大的階段了!
之前有寫過孕期的身體十大症狀,
這篇就來看看產後可能遭遇的情況吧!
1. 子宮收縮疼痛
我自己是沒有特別感覺到,
產後都恢復得蠻好的。
之前就有聽說第二胎的子宮收縮會更劇烈,
跟同事求證之後,同事說真的是這樣,
要吃止痛藥才能緩解疼痛。
聽起來真的是很不舒服啊!
2. 生產傷口腫脹疼痛
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
都會因為生產而產生傷口,
難免會有疼痛的狀況。
我自己是自然產,
一開始上完廁所、在傷口上擦藥時,
真的摸得出來傷口是腫脹的!
不過只要保持清潔,乖乖擦藥,
腫脹就會慢慢自然消掉囉!
3. 排出惡露
產後子宮蛻膜壞死脫落,
混著血液、細胞和細菌一起排出陰道,稱為惡露。
頭幾天的顏色會是紅色,之後就會逐漸變淡跟減少。
惡露排出時不會有特別的不舒服,
只要注意保持清潔就可以了。
除了產褥墊(類似大型衛生棉),
真的覺得蘇菲超熟睡內褲型衛生棉很好用!
尤其在惡露量多的前幾天,
滿了直接把整條內褲換掉就好,很方便!
4. 漲奶塞奶石頭奶
之前就有跟大家分享過我的塞奶經驗,
覺得胸口有兩團火球在燒,痛到沒辦法睡覺,
要整晚敷著冷毛巾,才有辦法入眠。
在深深的夜裡,真的有滿滿的無助感,好想哭啊!
感謝按摩師、護理師和宣媽媽的無痛乳腺疏通拯救了我,
在塞奶情況排除後,我除了不敢積極追奶之外,
都有好好親餵和擠奶,就沒有再塞奶或不舒服了。
只能說,餵母奶真的是產後的第一個大魔王,
媽媽們千萬要做好心理準備啊!
5. 尾椎痛
從醫院到月子中心後,經常躺著休息,
或者坐在床上擠奶、餵奶、吃飯,
尾椎承受很大的壓力,讓我有段時間很不舒服。
後來半夜起床,我都站著擠奶,
想要少坐一點,但又要多休息,實在是很為難啊!
後來症狀逐漸舒緩,才自然而然地好了。
6. 骨盆變鬆
產後真的有骨盆變鬆的感覺,
骨頭都會喀喀喀的。
不過對生活實際的影響不大,
印象中過三四個月就沒有喀喀聲了😆
7. 漏尿
產後第一次發現有漏尿現象時,
實在是覺得🤦♀️🤦♀️🤦♀️
跟其他媽媽聊了一下,
才發現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媽媽,
都有可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幸好產後約三個月就沒有這樣的狀況了,
讓我鬆了一口氣~
不然都要用護墊還是蠻麻煩的。
8. 手痠手痛媽媽手
新生兒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時,
因為跟在溫暖、黑暗又被包緊緊的子宮內很不一樣,
都會需要花時間適應陌生的環境。
剛把寶寶從月子中心帶回家時,
寶寶容易吃不好也睡不好。
睡眠不安穩時,經常要媽媽抱著才能睡著,
聽著心跳、感受體溫,比較有安全感。
因為長時間抱著寶寶,承受寶寶的重量,
剛回家的時期蠻容易會手臂痠痛的。
我有一度痛到覺得自己快要媽媽手了,
痛到晚上明明很累,但是卻睡不著😭
上網查緩解的方式,醫生說最重要的就是多休息。
如果是自己帶孩子,沒有人換手,
真的是不知道要怎麼休息啊!
只能盡量能不抱寶寶就不抱寶寶,必要才抱,
爭取一些休息跟緩解的時間,或請家人分擔了。
還好感覺快發作時已經是週四,
再撐一下就是週末了!
我不會忘記手痛到無法入眠的夜晚的~
媽媽們要過的關卡實在很多啊!
9. 掉頭髮
產後雌激素快速下降,會導致掉髮。
我自己是在產後三個半月、四個月左右比較有感覺到掉髮,
懷孕期間頭髮整個感覺超堅固的,都不太掉頭髮😂
看網路上是說產後半年內,掉頭髮會比較明顯,
大概一年左右會恢復。
媽媽們就對頭髮溫柔一點,
適度適時清洗,不要過猶不及~
10. 生理期來
一般而言,產後第一次生理期會發生在產後六到八週。
有餵母奶的話,通常會再晚一點。
我有認識母奶媽媽是產後約兩個月來,
我自己則是快六個月的時候,
時間的落差還蠻大的。
隔了一年多才又見生理期,真的是覺得沒有月經好清爽😂
盤點完產後的十大身體狀況,
真的覺得媽媽們實在太辛苦了~
從懷孕走到生產後,不但沒有因為卸貨而比較輕鬆,
反而要面對身體和心靈的巨大挑戰。
回想從月子中心回家後的一兩個月,
真的是覺得人生沒有這麼累跟那麼頻繁流淚過。
自己已經睡眠不足了,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每天跟寶寶無限循環。
在照顧新生命的同時,還是要盡量抓空檔休息,
或者有人能跟自己換手、互相分擔會更好。
媽媽們要把自己照顧好,保持健康的身心靈,
才會有力氣和心情,陪伴孩子一天天長大喔!
圖為每天都很開心的奇奇寶寶,
回想全職育兒的那段日子,
真的是每天都過得很漫長,
回頭看又覺得過得很快!
寶寶已經從只能躺著、會抬頭、會翻身到會坐啦!
繼續往爬、扶站跟走前進,感覺瞬間就會長大了!
延伸閱讀
幫寶寶做自主入睡訓練,告別哄睡大魔王,加速睡過夜,大人小孩都好眠!
來Facebook看更多分享
我的IG
寶寶I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