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 Machu Picchu
任何人來到秘魯,絕對不該錯過的必遊景點,就非馬丘比丘莫屬啦!
Machu Picchu馬丘比丘在quechua語的意思是古老的山(machu=old, picchu=mountain),
在1983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UNESCO),並於2007年被選為新七大奇觀之一。
在進入馬丘比丘前,先來點wikipedia、lonely planet和查網路上資料得來的介紹~
歷史
Machu Picchu是印加帝國的遺跡,建於15世紀,在16世紀時因西班人牙入侵導致當地人離開該城市。
由於西班人牙在統治秘魯時沒有發現位於深山中的馬丘比丘,這個印加遺址得以得到完整的保存,
不像首都Cusco有許多遺跡都被破壞或摧毀,在被夷為平地之處蓋起西班牙人的建築。
即使山中的當地人一直都知道馬丘比丘的存在,這個地方一直不為外人所知。
隔了多個世紀,它才在1911年在當地人的帶領下被美國歷史學家發現。
用途
一般推測馬丘比丘的建造是作為貴族的鄉間別館、度假居所(royal retreat),
有廣場、宮殿、神廟,也有維護人員所住的平房。
聽導遊說,這個距離印加帝國首都Cusco有一段距離、位於深山中的城市,
當初是為了種植古柯(coca)等經濟作物而被建成的。
位置
馬丘比丘距離印加帝國首都Cusco 130km,位於海拔2,350-2,430處,
比位於3,300m的Cusco還低了將近1,000m,
因此若適應了Cusco的高度就不用擔心到馬丘比丘會飽受高山症之苦了。
再次推薦跟我們一樣由逆時針方向玩秘魯,把Cusco當作最終站,
不僅可以逐漸適應高度,又可以用馬丘比丘當作整趟旅程的高潮,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
個人覺得這樣安排很棒,相當滿意!
區域
整個城區可被分為神聖區、農業區和居住區三塊。
1. 神聖區:
幾大參觀重點為Temple of the Sun太陽神廟、inti watana拴日石、
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三窗神廟、Temple of Condor兀鷹神廟和Sacristy聖器室。
2. 居住區:分為東西兩區,貴族和祭司住在東區,建築較為精細。
3. 農業區:分為上下兩塊。
在熱水鎮的夜晚,導遊問我們隔天想坐幾點的巴士上山。最早似乎5、6點就有車了。
雖然有很早的班次,但經過第一天一整天印加古道的行程,實在是蠻累的。
我們想著,如果不是搭最早的幾班巴士,馬丘比丘城內應該已經會有不少人,
因此如果不是坐最早的巴士就不用太趕著上山了。
再考量一早較有起霧的可能,我們便選擇在充足的休息後,搭約8點出發的巴士上山。
熱水鎮的巴士搭乘處有許多人排著隊,準備等車上山。
對面則有另一個隊伍,如果不是已經買好巴士票的人就需要到那端排隊買票。
經過z字型的山路,經過馬丘比丘入口外唯一且貴到不行的飯店,我們進入了馬丘比丘城。
如同在熱水鎮時的天氣,馬丘比丘也是雲霧繚繞,
雖然看不清楚wayna picchu山的全貌,倒也別具一番風味,頗有詩意。
後方的山整個被雲霧蓋住了,前方則是用石頭建成的山城。
剛進入馬丘比丘,導遊就發給我們一份地圖,上面標示著馬丘比丘內的不同區域和路線。
它的路線規劃頗為精密,很像台北的街道,有很多單行道或是無法轉彎或迴轉的道路,
走錯的話就要繞路重來XD 這樣的安排應該是希望動線順暢吧!
沿著指示走了一段回頭便會看到一進入馬丘比丘時左手邊的梯田區,是當時的農業區。
光看就覺得一層又一層的階梯爬起來會很辛苦...
在整座城內只看到這麼一棵樹。另外一些則是在植物示範區。
因為怕樹根會破壞馬丘比丘的建築,管理當局剷除了其他樹木,不過特別留了少數幾棵,
讓大家知道當初馬丘比丘長滿了這種高度的樹,也因此讓這座天空之城藏在樹林之下,
沒有被外人發現或破壞。我覺得這樣的展示很具意義,這棵樹也成為了一種獨特的風景。
我們逛著馬丘比丘,看到以石頭建成的建築。
當時的建築都是以這樣的石頭建成,主要是由附近的採石場取得建材,再經過切割,堆砌而成。
密合的程度精確到連匕首都無法塞入,可說是鬼斧神工。
城外圍就有採石場,當初建造馬丘比丘的石塊有很多是這裡採來的。
Sun temple底下有石頭刻的兩塊物體,導遊說這是用水做成的鏡子,
用以觀察天象,作為占卜或選擇舉辦儀式日子的用途。
這兩面鏡子也被稱為eyes of pachamama (mother earth)- 大地之眼。
我們看到了一些工作人員,每天都在馬丘比丘對外開放時便早早開始工作。
他們的工作是除去青苔,避免植物破壞石頭建成的遺址,也會進行一些修復。
接下來來到了神聖區的觀看重點一 - Temple of the Sun 太陽神廟。
這棟建築相當特別,是城內唯一的圓形/弧狀建築,作為祭祀用。
神廟下方則是作為墓穴之用。
從這個角度比較看得出他是圓邊的~
這張就真的很清楚了,也能明顯看出印加人對於這個重要的神廟的重視程度。
他們將石頭磨得相當圓滑,石塊的堆砌也非常完美緊密,精細程度是城內其他建築所無法比擬的。
右下方這張圖就能看出來:右方是一般建築的精細度,左方是神廟所用石塊的精細度。
原本看一般建築就覺得已經堆砌得很好了,看了太陽神殿的才知道原來表面可以磨得這麼圓滑!
在神聖區我們看到了可愛的小動物XDDD 超可愛的絨鼠~~~
本來以為是野兔,經網友告知後才知道是南美洲安地斯山脈高原一帶才有的保育類動物,
因為毛皮柔軟所以容易被捕獵,約剩下千隻左右,很像宮崎駿作品中的龍貓。
觀看重點二- 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 三窗神殿,一字排開很氣派,窗戶面對的是日出的方向。
觀看重點三 - Inti Watana 拴日石。
拴日石有崇拜太陽神Inti的宗教意涵,因此除了馬丘比丘這個沒有被西班牙人發現的地方外,
其餘地區的拴日石都在西班牙人入侵時被摧毀了,只有馬丘比丘的拴日石保存了下來。
拴日石的原理類似日晷,作為天文時鐘或月曆使用,也有作為指北針的作用。
其他如文章最前面所述有些神聖區的重要景點不見得都有理想的照片,所以就先沒放了。
離開了神聖區,我們由上往下眺望Urubamba河,山景十分遼闊。
城市的中央有一片主廣場,在過去應該有不少用途,現在不能通行。
導遊在主廣場邊跟我們做了收尾的解說後,便跟我們道別,而我們也用小費謝謝他這兩天用心的服務~
跟導遊道別後,我們在廣場旁邊稍作休息了一下,便繼續參觀馬丘比丘。
路旁的茅草屋是當時的房子,可以用來遮風避雨。
經過兩間小屋子後便來到Wanya Picchu的登山口。
要攀爬Wanya Picchu的話需每天早一點去排隊,因為每日開放入山的名額只有400名。
登記爬山有7-8 & 10-11am兩個梯次的時段,聽說從上面眺望馬丘比丘也非常美麗。
由於這段路程不是很好爬,有些地方更是要手腳並用,
且如果登記到7點的梯次又會讓我們錯過導遊2小時的馬丘比丘解說,
因此我們當初跟Llama Path買行程時就決定不爬Wanya Picchu,決定專心探索城內的區域。
與Winya Picchu合照一張~
在馬丘比丘中我們好幾次被路人要求拍照XD
馬丘比丘觀光客多,因此要求拍照的從秘魯人擴散到其他中南美洲的人XDDD
亞洲人對他們而言應該真的很稀奇,拍照人潮簡直絡繹不絕哈哈哈,他們好可愛。
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我們輕鬆自在地參觀馬丘比丘內的建築,也與梯形窗戶拍張照~
遠眺梯田,我只能說馬丘比丘最好也是趁年輕的時候來走,上上下下樓梯很多,還是蠻需要體力的!
由左而右可以看到最遠的梯田區、中間的神聖區、右邊的採石場和作為當時地貌範例的示範植物區。
最左邊上方的房子是守衛亭,為了拍攝馬丘比丘最美的角度,我們要從目前所在的山下再爬上去...
為了捕捉馬丘比丘最美麗的一面,我們只好甘願走到腳痠腳斷了XD
下方的山一樣氣勢滂礡,看起來就是顆極度巨大的石頭,很有特色。
我們開始爬坡,並且不時回頭拍馬丘比丘。
正面看得到的這個門也是通往城內的一個入口。
前方的石頭城襯著後方的wayna picchu,各種角度都有不同的趣味。
由上往下拍成區內~
個人非常喜歡這個角度的馬丘比丘,城鎮、綠色的廣場和各個區域都在後方wanya picchu的環抱下,
形成了完整的一幅景象。多麼壯闊、令人震懾且感動的天空之城。
馬丘比丘之所以那麼如夢似幻、那麼美、足以被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觀,
真的是因為它是一座被奇美的山脈環抱的城市。
若單看古城,它便只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遺跡。
若單看山,它便不過是一片氣勢滂礡的自然景象。
兩者結合,便成了令人感動、讓人怎麼看也不會膩的一片壯麗美景,是完美的組合。
往上爬到經過守衛哨,便可以拍到這樣呈現圓弧狀的馬丘比丘,視野極佳。
Ladies and gentlemen, I present you --- The Great Machu Picchu!
環抱它~
親吻它~
可惜沒有機會拍很多人愛拍的跳躍照,哈哈。
基本上馬丘比丘為了保護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嚴格的規定,
例如不能跳躍(怕會破壞這邊的地基,越跳土越鬆...),不能帶登山杖進來(除非是需要拐杖的老人),
禁止飲食(真的快渴死應該可以偷喝一點水),城內沒有廁所(要到外面出口處才有,所以要記得先上),
不能帶大型背包(20L以上)等等。如果違反規定被守衛看到,他們就會吹哨子制止你,很丟臉XD
盡興地逛了馬丘比丘好幾個小時(大概是從早上9點入園,逛到下午2點半,開始離開馬丘比丘)後,
我們往出口方向移動,跟園內的羊駝拍到照>///<
這張照片看起來容易,實際上是抱著緊張的心情拍的...
因為早些時候才看到有要逼近羊駝的外國人被羊駝狠踢XDDD
幸好這隻羊駝好像性情蠻溫和的,又很淡定地吃草,所以才有幸拍到摸摸她的照片啦!
快到出口處,我們看到有些人在排隊,湊熱鬧下發現是在蓋馬丘比丘的章。
這不拿護照出來蓋一下怎麼對得起自己!印章還蠻精緻的,真是開心~
蓋完章後,我們離開園區,依依不捨地向馬丘比丘道別。
搭公車回到了熱水鎮,花了一點時間尋找火車站,在確認車站位置後,我們到旁邊的市集逛了逛。
食尚玩家的浩角翔起來熱水鎮時有介紹了這個市集,不過我們自己沒有在這邊買東西,
畢竟覺得熱水鎮的東西價格都稍微貴一些,等回到Cusco再找比較多選擇的市集shopping吧!
搭乘16:22出發的火車,我們離開了熱水鎮,前往回Cusco前的前哨站-Ollantaytambo。
(請旅行社安排行程時我們有特別強調希望能搭晚一些離開馬丘比丘的火車,爭取較多的時間參觀園區)
一般旅行社的馬丘比丘行程可能會停在Ollantaytambo,
而我們的Llama Path行程中有包含Ollanta回Cusco的車,
一樣是搭我們來時爽爽包車的中型巴士回去。
由於我們有想玩介於Ollantaytambo到Cusco間的兩三個點、作為一日遊,
不想先拉車回Cusco隔天再原路折回來、走重複的路,
因此我們之前就告訴旅行社我們要停在Ollantaytambo,不回Cusco,
導遊也因此不用陪我們到最後,在Machu Picchu導覽完後就開開心心地自己先回山下了。
到了Ollantaytambo火車站後,天色已經逐漸變暗。
我們走了一段頗長的路,才從火車站到達市中心(感謝Google Maps與GPS系統)。
因為前往馬丘比丘前的休息站剛好是我們要住的Hotel Iskay,
我們很幸運地在離市中心有7-9分鐘距離的巷子內找到我們的旅館,終於能夠放下行囊,稍作休息。
我們問了英文很好的旅館人員有什麼推薦的餐廳後,便到鎮上挑了他名單中的一間。
我一樣點了我很愛的熱湯加麵(拍太多次,這次就skip了),也跟朋友一起吃這個很妙的綜合肉大串燒XD
有牛,有雞,有魚,有蔬菜,有薯條,上面還差了兩片感覺很沒禮貌的脆餅XD
晚餐後,我們剛好在大馬路邊看到一間旅行社,便進去詢問包車回Cusco、中間停靠三個景點的價碼。
在馬丘比丘時詢問導遊,導遊說價格約為$50;
問旅館配合的公司,他們的開價要到$75,比導遊說的貴很多。
詢問了旅行社的價格,利用幣值的換算稍微殺價後,最後以USD$60成交。
訂好了車、確定好明天的行程後,我心中的一塊大石也就放下了。
畢竟如果沒有找到這間旅行社安排車輛,我們就得付旅館較貴的價錢叫車,或者
可能就得找路邊比較陽春、連窗戶都不見得能完全關上的車,一路坐回Cusco真的會顛簸又灰頭土臉XD
因為比較多網友問,我有特地將旅行社的收據找出來了,不過不確定這是旅行社還是車隊資訊
旅行社的位置是在Ollantaytambo的大馬路上,在一個轉角處,兩條路的交叉口,大家可以找一找~
查了一下地址,無法在Google Maps上訂位,可能還是要靠在當地找找看旅行社喔
旅行社/車隊資訊
Ollantaytmbo Travel Service E.I.R.L
Av. Ventiderio S/N
(084)436737-994876127
回到旅館,覺得雖然身體疲憊,心中卻因為了卻了看到馬丘比丘的願望而感到十分滿足。
我們早早休息,準備繼續明天Ollantaytambo-Moray-Salinas de Maras-Chinchero的沿路玩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