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上課時芳汶老師說,

最好的安慰人的方法不是對她說些甚麼,

而是傾聽。

在台下聽了我點頭如搗蒜。



或許有時候真的是這樣吧。

別人說得再多當事人在傷心難過時都不見得聽得下去,

別人給予意見看似要詢問建議的人心底早已有定見,

所以有時候最好的方法真的是傾聽。



懂得問問題,

然後讓當事人傾吐,抒發。



抒發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除了讓情緒有個出口、排解胸口鬱悶的感覺,

更可以在描述事情的時候釐清自己的思緒。

有時候發現自相矛盾,有時候語塞。

有時候發現自己究竟卡在哪裡,有時候豁然開朗。



難怪聽說大部分的心理醫師都不直接給予病人意見,

而是問他們問題,聽他們說。

感覺好像只要不是一直悶著,就不會悶出病來。



昨天我也有了同樣的體悟,在跟生命導師的對話中。

跟國中女孩們聚會,久違地與那個團體。

大家都講述著自己的近況和一些故事,

輪到我update情況和描述疑惑時,

老師只是用詢問的方式讓我自己說。

用一貫地總是有點尖銳、直接、犀利卻不傷人的言語詢問,

讓你自己帶有批判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想法。

然後,經過關鍵的提點,方向瞬間變得清楚。

豁然開朗。



當她語塞,而妳能帶著笑容不假思索地描述對方的好。

當她沉思,妳心中揚起的回憶是溫暖與可靠。

當她問,他都直接用行動證明給妳看了,妳還想澄清甚麼?

那妳覺得妳現在應該怎麼做,怎麼去追尋未來?

於是妳懂了。



很多事情是一直都知道的,

只是沒有人問,不會想得那麼透徹。

只是沒有人問,妳不會發現妳的感受和情感有多麼深刻。

只是沒有人問,妳也不會發現妳深層的情緒還有未被磨滅的部分。

這些不同的妳,都代表著我們從昨晚的對話中體會到了些甚麼。

有的想通了,有得依舊需要時間。

有的知道該怎麼做了,但依舊覺得知易行難。

很多事情真的好難啊。



杜老說我很會用自己的話去打擊自己,自相矛盾。

或許那是反覆的情緒帶來的矛盾感,昏了方向。

我說,分析別人的事情我的思考脈絡超級清楚,

自認為可以給出一些精闢的建議或提出問題點,

但是碰到自己心靈上的事情有時候就變成白癡。

不言重,我完全是當局者迷。

不過迷的不是心意和想法,而是未來的方向。



原本對於應該走的方向有一股朦朧的離迷感,

在那晚之後的一陣風吹散了霧氣。

於是,現在想要踏出的腳步的意志非常堅定,

而我的方向也更加明確了。

希望我能踏實地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

成全我認為值得一試且有希望的事。

努力接近看似遙遠的夢,

留下的遺憾總比不曾努力嘗試來得少。

現在那幅圖畫在我眼中依舊是美麗無比的,

也會在或許更加濕冷的一月被塗抹上更多鮮豔的色彩。



我多麼期待那一刻,

得以凝視那雙因為距離遙遠而看不清顏色的眼睛。

正如那扇窗外的細雪,

隔著窗是看不見的。

但是當你讓我靠近,

那些白色的群集確實就被看輕了,

似乎還感受得到溫度。

一起在同一個當下分享看到美麗事物的喜悅,

我深深地期待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aine S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